镜面电火花加工一般是指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在Ra0.2μm以下的电火花加工。具有镜面的反光效果,其表面变质层厚度均匀、极少有微裂纹,并且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无需抛光即可用工作的最终表面,要想实现大面积的镜面电火花加工是相当困难的,其难点很多,简介如下。
(1)放电能量的影响 在大面积电火花精加工放电过程中,存在着极间寄生电容,当寄生电容储存了足够多的能量后,间隙电压逐渐升高到击穿电压,才引起火花放电,但此时的放电能量相当于多个放电脉冲能量的叠加,产生的放电蚀坑深度增加,加工表面的失去镜面效果。因此,不能忽略极间电容中储存能量对精加工的影响。
(2)排屑与排气的影响 放电产生的蚀除物(即熔化的金属屑)和产生的有害气体,在精加工极小的放电间隙中是很难进行排屑与排气的,这些放电产生的加工屑会造成二次放电和拉弧、积炭现象。这些不正常的放电极大地降低了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和加工速度,因此电火花精加工中电极一般进行周期抬刀或旋转、平动、摇动等进行挤压式排屑与排气,有利于减小蚀除产物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加工速度,有利于实现类似镜面的电火花加工。
(3)脉冲波形的影响 要想实现镜面电火花加工,目前小面积的镜面加工,均采用精加工、窄脉宽、低峰值电流、高空载电压(一般范围200~300V)的专用脉冲电源。例如新开发的纳生活会级(10-9s)脉冲电源及无电解电容器脉冲电源(即双极性脉冲电源)进行镜面电火花加工,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小于0.01μm的水平。但对于大面积的镜面电火花加工、仍存在很多难点,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目前为了解决大面积镜面电火花加工难题,研究开发了混粉电火花新工艺,即在工作液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硅、铝等微细粉末,达到类似镜面的加工效果。但不是所有工件材料都能用混粉工作液实现镜面加工,碳化物颗粒大的材料及粉木粒度大的材料,很难实现镜面加工。加工时要切换工作液,放电间隙扩大了10倍,残余拉应力增大,表面形成一镀覆层等,又给镜面电火花带来新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