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数控电火花形成加工的自动定位技术是指按照预定的要求,输入基本参数,由机床自动完成的定位方式。机床自动定位的速度可调,可重复接触四次,能进行误差分析和计算,可提高定位精度。测量结束后,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同时给出被测物的尺寸和几次测量的误差值。一般常见的自动定位功能有以下几种。
自动端面定位 自动端面定位是指电极从某一方向与工件相接触,测出端面位置的定位方法,其自动定位动作如图所示。
自动柱中心定位 自动柱中心定位是指测量工件或基准球前后左右的宽度,以此为基准进行计算,确定工件或基准球的中心位置的定位方法,其自动定位动作如图所示。
自动角定位 自动角定位是指检测出工件某一个角的两个侧面,以此为基准进行计算,确定工具电极相对于该角位置的定位方法,其自然定位动作如图所示。
自动孔中心定位 自动孔中心定位是指先测量出工件前后左右的宽度,以此为基准进行计算,确定孔中心位置的定位方法,其定位动作见图所示。
任意三点定位 任意三点定位是指用柱中心、孔中心等定位方法无法测量的特殊形状的工件进行中心定位的方法。任意三点定位包括手动/自动、内径/外径不同的组合方法。其自动定位动作如图所示。
放电位置定位 放电位置定位是指采用微小规准加工,用手动微调X轴、Y轴,使Z轴下降寻找到型腔的最深点的定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修复型腔模具或找正基准已被加工而无法再进行其他方式的找正。
以上几种自动定位功能。具体定位方式有两种:定位模块和编制子程序。定位模块方式,是按画面提出的内容输入基本参数,就可完成自动定位。编制子程序,是将定位功能编制好程序,在加工过程中调用而完成自动定位。这种定位方式便于自动完成从定位加工到测量的过程,可以利用自动化的连续操作。详细有关定位模块方式和编制子程序的内容。
什么是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在机检测技术?
在多轴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上将自动定位功能进一步延伸,借助标准球为测量球和相应的计算就可对工件和工具电极进行检测,相当于三坐标测量机。
在机检测的主要用途
对已加工工件各尺寸和相对位置的检测。
对工具电极各尺寸和损耗的检测。
3)对尺寸要求在微米级的精密微细工件,特别是拆下无法重复安装的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实时对加工的型腔尺寸和工具电极进行在机测量,以判断是否符合加工精度要求及计算继续加工的进给量,以判断是否符合加工精度要求及计算继续加工的进给量,直到检测合格。这是加工精密微细工件不可缺少的条件。
(2)在机测量技术的应用
对工件各加工表面上型腔尺寸的测量 该测量主要是利用数控系统的自动端面定位功能。测量可使用测针或测量球。加工深度的测量:用测量球在同一方向上自动碰不同深度的型面,记录各型面的坐标值并计算差值,即可得到型腔深度尺寸。加工宽度的测量:先用测量球在被侧型腔中碰一个型面,再向相反的方向碰另一面,记录并计算两次所得到的坐标差值,减去或加上测量球的尺寸,即可得到型腔的宽度或型腔的内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