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工艺基准的校正,一般情况下以水平工作台面为依据,将工作自然平置在工作台上,使工件的工艺基准平行于工作台面,即完成了水平校正。
当被加工上、下两平面不平行,或支承面积太小,不能平置,则必须采用辅助支承措施,并根据不同精度要求,采用千分表或百分表校正水平。
当加工单个规则的圆形腔时,工件水平校正后即可压紧、夹紧(使用压板螺钉等)并转入加工。但对于多孔或任意图形的型孔,除水平校正外,还必须校正与工作台X坐标和Y坐标平行的基准。例如,规则的矩形体工件,预先确定互相垂直的两个侧壁作为工艺基准,依靠X、Y坐标的移动,用千分表校正两个侧壁基准面。若工件非规则形状,则应在工件表面划出基准线,通过移动X、Y坐标,用固定划针观察校正工件。若按划出的线校正的基准误差较大,则不能在精密加工领域应用;若非规则外形的工件必须进行精密校正时,则必须采取措施,专门加工一定位表面或设计制造专用胎具、夹具等。
有时,工艺操作人员认为工件的工艺基准不必与工作台平行,只要做到工具电极与工作对正即可加工。但实际上,这种校正方法给加工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例如移动工作台的Y坐标时,不仅移动了X向基准,而且也相应地移动了Y基准。这样,不仅使操作烦琐,还增加了发生错误和误差的机会,这在频繁移动坐标的级进模的加工中尤为突出。
随着数控和计算机技术在坐标控制领域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而数控本身都以X、Y基准与X、Y坐标平行为依据。因此,使用数控机床时,禁止使用基准不平行坐标的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