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在结构上与注塑模具类似,因而在模具的修复方法上可采用相似的方法,但由于压铸模具的工作环境所决定,压铸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对其型腔、浇口系统的开裂和缺损部分采用焊接的方法进行修复。在焊接前,应先了解被焊模具的材质,并用机械加工或磨削的方法去除表面缺陷,做到焊接表面干净,进行烘干处理,并保证所用焊条同模具钢成分一致,对焊条也要求是干净和烘干的。由于压铸模焊接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冷焊,因此,焊接前,模具和焊条一起预热,当表面和心部温度一致后,在保护气体(常用氩气)下进行焊接修复。焊接过程中,当温度低于260℃时,需重新加热。焊接后,当模具冷却至手可接触时,再加热至475℃,按25℃/h降温。最后置于静止空气中完全冷却,再进行型腔的修整和精加工。在模具焊接后进行加热回火处理,是焊接修复中重要的一环,这样可消除焊接应力,保证模具质量。